最近,电动汽车和电池的领先制造商特斯拉公司发布了一种新型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无极耳”设计概念,这在电池专家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参考文献1)。特斯拉声称,这项创新设计使现有电化学体系下的汽车续航里程和功率显著提升。对于年度增速仅有百分之几的电池界来说,这是个难以置信的好消息。然而,在深入研究基本的电池物理特性后,我们很快就会发现为什么这种新的电池设计概念可以助力未来的电动汽车行驶更多的里程。在这篇博文中,我们将探讨这种新型极耳设计。
使用平面结构模拟电池
我们先从锂电池的构成说起:锂电池由不同的夹层构成,包括集流体金属箔、多孔电极和隔膜,它们被放在一个充满电解质的外壳中。夹层的配置取决于外壳的类型(纽扣电池、方形电池、软包电池和圆柱形电池,等等)。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是先将不同的电池层卷绕成圆柱形卷筒,然后将其放进一个金属罐中,由此形生的螺旋结构通常被称为“果冻卷”,因为它与中欧的一种糕点非常相似。
集电隔膜通常由铜(负极)和铝(正极)制成,二者的厚度都在几十微米左右,或者更小。选择不同金属的原因是它们在不同电位下的电化学稳定性。为了将进出果冻卷的电流传导到外部电池罐,在集电器上焊接了额外的金属条,也就是极耳。低功率电池的最简单的极耳设计,就是在果冻卷的每一侧放置一个极耳。
作为研究极耳效应的第一种方法,我们可以创建一个伪稳态模型,该模型解释了电子导体和电解质中的欧姆电压损失,以及由于电极中的电荷转移反应引起的激活过电位。在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施加在电池上的电流内部分布被化学家称为二次电流分布。由于该模型没有考虑电极中锂原子或电解液中锂离子的积累或耗尽,因此可以将其看作在特定荷电状态下电池的瞬间冻结。实际上,当电池充电或放电时,局部浓度会随着时间而变化。然而,二次电流分布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给定充电状态下给定时刻果冻卷中的电压损失。
负极(左)和正极(右)集电器薄膜中相对于相应电流端子的电位。
上图显示了一个果冻电池在受到 1 C 放电时负极和正极集流体上的电位分布。1 C 是在一小时内对电池进行充电或放电所需的等效电流。这个果冻卷的尺寸与 18650 电池罐相同,高 65 毫米,直径 18 毫米。我们注意到,尽管集流体的潜在损失非常小,却不容忽视。对于特斯拉计划生产的更大的电池,如 4680 电池(高 80 毫米,直径 46 毫米),如果使用传统的极耳设计,电压损失会非常大。
由于我们的模型是基于物理场建立的,因此可以根据欧姆损耗(焦耳热)和激活过电位轻松推导出局部热源。将热源变量引用到传热模型,我们得到以下结果。
果冻卷中的温度分布。
在模拟中,我们在果冻卷的外部区域施加了对流冷却条件,规定了与表面温度和外部温度(25°C)的差异成比例的冷却热通量。忽略了通过极耳末端的电气端子传导的热量。
如果查看温度分布,我们可以看到极耳中的温度急剧上升。这表明,对于这个极小的电池,即使在中等电流下,极耳中的焦耳热也会导致明显的局部加热。局部温差也可以传播到相邻的电极层,导致电池的某些部分老化得更快,从而缩短整个电池的寿命。
在进行建模和模拟时,建立真正的果冻卷几何形状有点麻烦。在一个螺旋几何图形中绘制对象很困难,例如在果冻卷的内部添加多个极耳。此外,很难将螺旋层内部的结果可视化,例如绘制通过卷中不同位置的极耳的电流密度。
模拟一个扁平的果冻卷
我们可以在一个扁平的(展开的)果冻卷几何图形上定义相同的模型。这样我们能够轻松地引入极耳并更方便地查看模型和仿真结果。建立扁平化模型后,我们可以虚拟地滚动电池。下图显示的是一个扁平的果冻卷几何图形,不同的层和极耳被绘制为矩形块。
螺旋果冻卷几何图形的扁平化表示。
实际上,当由夹层堆叠创建果冻卷时,前(绿色)边界最终将与矩形块堆叠层的后侧接触,见上图。为了在数学上将这些在几何上分离的边界连接在一起,我们使用了特殊的耦合边界条件,即 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中的非局部耦合建立扁平果冻卷模型。这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虚拟滚动电池的意思。
扁平几何形状另一个的优点是需要较少的网格单元,因为不需要解析卷的局部曲率。令人欣慰的是,扁平几何形状的温度曲线准确地再现了果冻卷的模拟结果,见上文。这表明我们可以进行这种扁平化转换,而且对结果的影响很小。
扁平化果冻卷中的温度 (°C)。
现在我们可以在扁平的几何形状中轻松可视化交错隔膜的电流密度,如下图所示。
一个隔膜在平面方向的电流分布(A/m2)。
像这样的电流分布图可以为电池设计人员提供非常宝贵的意见。在这个示例中,上图显示了在靠近极耳的区域,电流密度明显更高。这意味着电池在靠近极耳的区域会受到更多的电化学磨损,从而加速老化。如果让电池运行更长的时间,上面的电流分布图最终会变得更均匀。对于在固定荷电状态下循环 时间较短的电池(例如,负载均衡电池系统),上述电流分布的评估将相当准确。
用 COMSOL Multiphysics 研究集成极耳设计
现在让我们使用上述建模方法来研究所谓的无极耳设计。
无极耳的概念意味着移除额外的金属条极耳,使用集流体金属箔将电流传导到外部。这是通过将箔片延伸到电极区域以外来实现的。由于箔片非常薄,因此需要大量延伸的金属箔条以防止出现大的欧姆电阻。术语“无极耳”有点误导,因为极耳实际上是被集成到箔片中了,而不是完全移除。因此,我们在本博文的其余部分使用术语集成极耳来表示 无极耳。
为了说明在实践中是如何工作的,下图显示了两个使用了集成极耳的电池负极集流体箔片中的电势分布。除了极耳配置之外,这两个电池与上面的示例完全相同。左图示例仅使用了 1 个极耳极耳,右侧示例在每侧使用了 20个极耳。注意两个电位图例的不同,它们的尺度相差超过了 30 mV!
使用集成极耳比较两个电池的负极集流体中的电势:1 个极耳(左)和 20 个极耳(右)。
这表明使用一个集成极耳会产生非常大的潜在损失,从而导致大量的局部热源。对于具有许多极耳的电池,其潜在损失低于使用传统极耳的电池。
带有一个集成极耳的示例应该被视为一个极端。但我们还希望通过使用不超过需求的极耳来节省金属和电池的重量。为了研究极耳数量的影响,我们可以进行参数化扫描研究并绘制极耳数量与电池的总极化和最高温度的关系。
电池总极化和最高温度与集成极耳的数量的关系。
如图所示,当极耳数量增加时,总电池极化曲线和温度曲线开始快速地接近渐近线。我们可以看到,添加 20 多个集成极耳金属箔条不会将电池极化降低到 55mV 以下。剩余的电池极化来源于不受极耳数量影响的其他过程,例如电解质的电阻和电荷转移反应。我们还看到,仅使用一个或两个极耳并不可取,因为温度会上升到非常高的水平。高温会加速老化,也是一个直接的安全隐患。
下图比较了使用集成极耳和传统极耳的电流分布。我们看到,集成极耳的电流分布更加均匀。此外,使用集成极耳时仍然存在小分布效应,主要沿着果冻卷的高度方向。
使用 20 个集成极耳(左)和传统极耳(右)时,流经卷层方向的电流分布。
当涉及到热传递时,集成极耳可改善果冻卷的内部冷却。这是因为通过优良的热导体金属,极耳与外部冷却表面进行了热接触。每个极耳都与外部进行了热和电接触。
下图显示了带有集成极耳的果冻卷电池的温度分布。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与传统的极耳相比,这个果冻卷电池的温度场分布更加均匀。
使用 20 个集成极耳的温度 (°C) 分布。
结束语
综上所述,集成极耳显著改善了电流的传导和电池外的热量传导。这使得制造具有更大半径的圆柱形电池成为可能,同时可以提供更高的电池组整体能量和功率密度。更大的电池半径使内部电池材料量与电池的外壳(罐)之间的比例更大。这也解释了特斯拉为什么会提出“无极耳”的设计概念。
“无极耳”设计被证明是传统锂离子电池极耳的创新替代方案。然而,它也带来了新的工程挑战,这个可以在 COMSOL Multiphysics 软件中进行评估。
下一步
- 通过下载这些教程模型,了解如何使用果冻卷方法进行仿真:
- 查看相关的博客文章,了解更多内容:
- 查看Tesla 对“无极耳”方法的演示
参考文献
- A. J. Hawkins, “Tesla announces ‘tabless’ battery cells that will improve range of its electric cars”,The Verge, 22 Sep. 2020;https://www.theverge.com/2020/9/22/21449238/tesla-electric-car-battery-tabless-cells-day-elon-musk
评论 (1)
Xu Jia
2024-03-11请问有下面全极耳模拟的案例吗?